AI在中學數學的表現初探
初步想法是用deepseek、豆包、claude、chatgpt普通帳號及會員帳號等主流AI工具分別做幾年的四校數學卷選擇題再評分,之後可能可以更深入做一下解答題那些或者不同的卷,選擇題的答案是最簡單明確的,也就是說評分更方便。現在先說一下印象。 我最近在補習社做練習題和練習四校一時想不到思路就去問下AI。 初二的相遇與追及問題(一次方程),我用豆包基本是全對的,不過解題思路很繞,不是很容易看懂,不會給你列方程,正確的用方程過程會顯然很多。 四校聯考正卷,我問了一個余弦問題,用的chatgpt-o3-mini-high模型,出乎意料地錯了,它在角邊對應分不清楚,BC對應的是cosA,但它會因為題目給的sinC而直接把角C當角A用了。 我之前好像也用chatgpt做過一些大學數學的題目,抽象代數這種基本上是胡說八道的,概率的解題過程也是匪夷所思,證明題全是偽證,但在極限的表現還可以接受,可能是因為微積分是通用的大學數學課程。 我必須說明的是,我只是在使用者的角度來測試,結果將受到隨機因素的影響,歷史用戶的反饋也會訓練AI的正確率,這是不嚴謹的分析,報告也沒有甚麼學術意義,只是一個有意思的探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