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剧评(评人物--白帝的改编得失)

 我对这个角色的感情太深了,比韩吉还深,其实我不应该陷入去的,但的确无力挣扎,我喜欢的角色似乎都有共通之处,一样的拧巴,一样的理智,一样的一以贯之。又或者我并非景仰这些质量,而是对他们的遗憾和两难的选择有移情。

我认为白帝、柏麟、昊辰是三个不同的人,虽然有共通之处,但从逻辑上来说三者是不同的。

白帝

我看过一个评论认为改编削弱了他的神性,而把他改得像人,但我其实不认同,我认为白帝最吸引人的就在于他像人,他的行为动机都是感情导向的,而情不正正是人所特有的吗?白帝没有甚么事业线,他有的只是复杂又矛盾的感情,他为情而生、为情而死(非爱情)。他在原著的感情线最紧密的是计都、织女、战神、天帝、璇玑、天界众生,我认为都不是爱情,只是常人各种各样的情感。

先来说计都,这是我最能磕到的CP了,很带感,我不认为白帝爱计都,但不可否认,计都对他来说很重要。他明明对修罗有偏见鄙薄,却能和计都醉谈风月,可以在开战之前开小门让计都来天界相聚,他对计都是不设防的,但他的信任又经不起考验,所以一知道修罗用这个法子渡过天界就认为是计都背叛了,或者说他其实是相信计都的,但为了给自己下手的理由,自欺欺人罢了。他分尸计都下手干脆,但又会想着完成他的心愿︰做个女子。他对战神护着而又控制,这其中有没有对计都的感情?我其实不知道他有没有把计都和战神看作两个人,就姑且认为战神知晓来历后他视之为计都,他明显的对计都深怀愧疚,当计都来索命是坦然赴死,希望一死可以了结恩怨,也希望计都可以好好活着,都最后意识到心魂才是真正的计都时,有喜悦有愧疚有怀念往昔,被心魂焚烧时心甘情愿。明明两人都可以轮回转生却在地狱相互纠缠,他自愿被计都折磨,只是偷偷出来一下向璇玑托梦又被计都捉回去永生永世的折磨。我想这不单单是对无辜之人的愧疚而已,但应该也不是想和他长相厮守的感情。他对他是兄弟又不仅仅是兄弟,放眼天下,计都应该是最特别的那个人了。白帝应该了解计都﹙除了没意识计都爱他外﹚,他和天帝打了个赌,赌战神会报复天界,结局是战神成为璇玑,有了人的情感而顾忌,但真正的罗喉计都放不下仇恨向他报复。这段也让人唏嘘。

再来说计都,计都在原著着墨很少,基本出场都是与白帝的恩怨,他是修罗中的英雄,却又倾慕白帝,想修成女身嫁给他,又承诺他共同进退,一心解决白帝的麻烦,而且迁就他。被下毒时也不愿意相信白帝会这样对他。计都被琉璃盏封印千年,生出意识﹙我不确认这时他还爱不爱白帝,恨是肯定的﹚后把白帝的头砸了,听了他满口怀念兄弟情的话语后和他同归于尽,不去轮回也要拉着白帝纠缠下去,难道只是单纯的报复吗?

接着是织女,白帝的姑姑,也有很多人认为是爱情,但我觉得爱情是包含独占欲的,他既然能调侃织女和星君,让顶着织女容貌的战神和星君十世纠葛,那应该不是爱情。但我也认为支持「爱情」的解读有道理。我会用「依恋」来定义这段感情,白帝由织女抚养长大,织女又化作河边的青石,他此生都忘不了姑姑,所以让自己年龄留在少年时︰与姑姑相处的时期。他藉锻剑为愰子,常去天河探望姑姑化身的青石,他一直留着姑姑的琉璃像,又以此打造了战神,他又会对战神幻视织女。原著他对着战神的独白给我印象很深︰「天帝只说对了一半,他所中心魔只有一半名看不开,另一半名为私欲。」这个私欲是把战神作为织女死去的慰藉还是把计都留在身边﹙天界﹚?说不清道不名。

然后是战神,战神基本是织女和计都的结合体,她顶着织女的原型,又「揉合了他最亲密兄弟的血肉,就如同他亲生的孩子。」他对战神温柔宠爱﹙父女那种﹚,但又在战神明示无心恋战时还是强令她服从。战神就像一根线,串起白帝跟计都和织女的过去。她知晓来历后把自己当自己视之为谁呢?她找白帝对峙,砍了他一边臂膀,但在白帝坦然受死时,她没有直接下杀手,问他为何要把自己化成这般女子,得到姑姑的答案后长笑而去﹙虽然没走成功﹚,谁又能知道她的想法?

其实璇玑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人了,前世今生是不同的,虽然对白帝来说她还是战神将军。她对白帝也有一段话「罗喉计都已经不是昔日的罗喉计都,你却依然是昔日的你,你这个可悲的人。」除去白帝对战神留有的感情,他对璇玑应该是怜惜吧,毕竟前世恩怨让璇玑在天界和修罗界都无容身之所。白帝在璇玑迷茫时也溜过出来开导她「有心者,琉璃亦是血肉。」

天帝的话,亦师亦友亦父吧。白帝在为战事烦心时想找天帝倾诉委屈,但他又长大了要靠自己处理,他明明很尊重天帝又明知天帝反对也先斩后奏斩了计都。天帝召见白帝时也不是完全的命令,有一些商量又不是完全依着白帝。白帝听从天帝也听得进去天帝的点拨,他俩又会下棋打赌闲聊。天帝对白帝很是关心爱护,对其他事情就讲究缘法,为了化解白帝的劫下了很大功夫。

天界对白帝来说最重要吧,他为了天界安危对计都下手,中了看不开的心魔。对天界众人都很宠爱,也恨铁不成纲,比如腾蛇和玄武。其实有计都在就算天界输了白帝也能活得很好,但是他就是承担上位者的责任。天界的设定其实很有意思,原著里写明天界人物俊雅,不擅战斗,而且用度奢侈,解释了天界弱鸡的战斗力和原罪﹙六界以天界最贵﹚,能够逻辑自洽。

我对白帝的总结是︰他活在过去。这个人物是没甚么未来的,或者说目标/理想,他就是怀念过去还有赎罪而已,其实他活着也没甚么意义,他只是为了他过去的情感而活罢了。当然他也不会主动去死,只是也不珍惜活着而己。

这不是一个有魅力的或者说有闪光点让人学习的角色,所以不足仰慕。但他足够完整,足够深刻,也足够使人共情。我最钟爱的恰恰就是他不讨人喜欢的部分,那些阴暗心理和卑劣行径,那些复杂矛盾的感情。

柏麟

我很能理解他不能用白帝的名字,到不是因为过于下作或者割裂,事实上我很能理解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逻辑,或者退一步说,哪怕忽略他身上的bug,其实与原著人物性格也大相径庭,完全可以分离了。以下我就介绍我所理解的柏麟。

柏麟有一条事业线,或者说他致力完成的目标,为了三界,更准确地说,维护一个贵贱有等的三界︰天界>人界>修罗界。这是他的至高价值,甚么人甚么道德甚么感情都可以犠牲,他是想都保留下来的,但如果有冲突的话,舍小而取大。所以天界和修罗界开战时保天界,为了阻止魔煞星向天界报复就宁愿献祭少阳和用隔绝天界人间,这些判断没有问题,但凭甚么三界要跟着柏麟的想法走呢?当这个祑序被打破﹙天魔开战﹚时,因为柏麟和天界武力都弱,打不过修罗,他为了维持祑序就要借用外力了,所以对计都下毒分尸以制造战神为他所用,因为修罗还是比﹙没有计都的﹚天界强的,他就让计都/战神﹙他应该没有区分过两者﹚自己灭了自己全族﹙狠毒之极﹚,最好结果是计都永远服从他,所以下凡渡她,如果不服从最好就没有武力没有威胁,或者没有记忆﹙仇恨﹚也没有威胁,但如果又有记忆又有武力能颠覆三界就最好灭了永绝后患,这条事业线应该由柏麟到昊辰都坚持的。最好的体现就是昊辰和师传论道那块,「是以,以天道为道心,万物皆为道。」当然他的事业线从计都复活那就彻底失败了,后面活着也没啥用,一死泯恩仇挺合理的。

其实我是不愿意把柏麟和昊辰分开来看的,因为昊辰有柏麟的记忆,价值观也一致。问题就在感情在线,尤其对璇玑的态度,割裂得很严重,下凡时爱得要死,上天后口口声声都是计都,完全没把璇玑放眼内。为了顺利理解他,我只能分开讨论。帝君的感情线只有计都吧,但非常淡,有跟没有一样,凉亭那段能感受到他的纠结,然后分尸、用琉璃盏制服战神、天诛、毁灭琉璃盏、对计都下套都过于自然了,到最后回眸和对视感情有一点,而计都对他的感情,联姻那感觉有点,复活后好像就没啥了,连恨都不多了,好像不太在乎帝君了,「毁了你一心守护的天界」这么带感的台词都是用战神的身体说的,最后拉着帝君一块死好像又有感情。我认为编剧没有推这条线的打算,如果有的话是应该加些帝君怀念愧疚的片段,如果帝君对计都有情的话就算理智当头也应该要犹豫下的,而帝君甚至不愧疚怜惜下,就显得不在乎。但B站剪得很好磕,疯批病娇相爱相杀,能把我这种万年BG党拉入BL的好磕,但那就与剧设定无关了,我不愿夹杂过分脑补来剖析。

昊辰

其实我认为昊辰比柏麟好看的,但没有帝君的气势不够带感,师徒那条线写得挺好,是昊辰唯一可取的线了,我认为这个角色最好不要存在的,下凡太牵强了,因为他也不爱战神﹙就下凡前的戏份来说﹚,理智上来说他下凡也不能更好控制她呀,为甚么他会认为自己可以渡战神呀,就算他不聪明也不应该认为Pua能消除戾气吧,他起码活了千年了。然后就是对璇玑的爱了,我真的不理解为甚么他会爱上璇玑/战神呀,战神他一手创造出来的,一开始甚么都不懂,算长辈吧,晚辈对长辈濡慕之情我还可以理解,长辈对晚辈﹙尤其晚辈也不倾慕他﹚的爱情怎样产生的,我只能想到欲望了,但昊辰私欲明明就很轻,我真不明白为甚么会种出心灯。退一步说就当他爱上璇玑了,但他想做的也没为了顾忌璇玑动摇,我觉得真爱一个人是会试图让她过得幸福的,或者尽力让她幸福,起码不伤害她。但你说昊辰不爱吧,他又种出心灯,还吃醋,占有欲的,就很表面的爱,还加了司命来衬托这条感情线。我觉得最好不下凡,非要下凡就父女/师生情,或者不要留记忆,或者打个补丁︰在凡时无情道约束没了甚么的。我倒不是觉得爱上女主就没逼格了,但起码感情得合理呀。﹙比如润玉爱锦觅我就特能理解﹚。

我认为剧情存在的bug

为甚么他会把琉璃盏留在人间呀?还是留在了元神托生的少阳里,而且设定是两者合体就变成魔煞星的,人间那帮菜鸡比天界还废,还有妖族伺机而动。魔煞星随时可以复活,就算再蠢也不至于吧﹙何况他应该不至乎蠢﹚

我勉强脑补下其实帝君爱计都,所以就算怕报复又暗地里开个口子甚么的。但这又会有新的问题,其实计都可以复活当没杀过也可以,问题是他控制计都自己灭自己族,此仇灭了天界也还不过来好吧,他应该不敢让计都复活

他明明对修罗族下手这么狠了,甚么不干脆点把妖族也灭了,趁着战神还在手上,起码应该斩了元朗无支祈,金赤鸟也有必要,五大门派加昊辰没有战神之力时加起来连一只妖都打不过,那可是千千万万只妖呀。应该将风险降至最低。

天帝既然觉得有愧于战神,要消除她戾气,方法竟然是让她到人间受苦?帝君还要觉得疑惑为甚么战神过不了自己,救命

为甚么帝君会让战神知道鸿蒙熔炉的所在呀?百弊而无一利好吧,天界被灭都够惨了,鸿蒙熔炉一毁三界都没了,这对他来说是最坏的结果了吧,而且他明知对方有这个实力还有强烈的动机。

为甚么帝君不肯当面和计都对质呢?他手中的牌都没用,只能赌计都对他有情,那应该越早放下姿态越好,为了三界他死得很干脆呀,应该不怕死。

有一个解释可以说服我,就是他了解计都,知道灭族之仇死了也没用,所以用手上对三拼把大的。但他如果都了解计都,怎么不干脆娶了呢?

天帝明明都有黄梁之弦的这种神技,怎么不在帝君下手前用呀,非到最后推他出去?

这就是帝君冤种论的起源了,其实我不想洗白他,因为渣的明明白白,他都下这么狠的手还能一脸温柔的对着计都忆往昔,那段把我看笑了。

刚想起来灭族的事儿,我觉得犯罪是可以的,但不应该毁尸灭迹吗?为甚么会留下犯罪证据呀?甚至不算证据,算自己故意写了个日记留给人看的,暴露了都不止死刑了,三界都留不住好吧。竹简就算了,为甚么画在寝殿里呀?不光彩不重要,问题是找死,而且把柄竟然会让修罗王﹙死敌﹚知道…….

他好不容易套路璇玑主动摧毁琉璃盏,为甚么会让腾蛇知道打断施法的方法,知道就算了不要让他出现在那里呀,所以功败垂成……


演员相关

我很满意这个选角,也不是说多帅吧,气质很有天界二把手的感觉呀,就身型壮和有上位者的气场,眉目柔和所以穿白衣好看,看起来文气不能打就很符合原著「天界人物俊雅,不擅战斗。」 原著的形象「雅达高洁」能让修罗心动的,虽然我知道演员本人不是这样的,可是长得是那回事呀。还有不把心事放在面上,沉稳的性格很适合五官周正的人演呀。虽然不符合原著十三四岁的少年﹙主要织女那条暗线删了很可惜﹚,但「像是活了千百岁的人」,对下属慈爱的形象找青年来演我能接受,还有姜sir的公子音呀,绝了。我真的好恨明明选角形象这么贴,为甚么会改成那样呀。

最恨的是,我都不是原著粉,我是先看剧再补原著爱上这个角色的,我不能说剧一无是处,因为柏麟「只要我想做就一定做得到」,果断无情高高在上的瞬间的确让我心动,争议最大的审判环节在情绪烘托下我能看下去,但只是一时的快餐不能细品,尤其原著逻辑严谨,性格多面,留白意韵深远,那种在不同情感中的挣脱,「有愧无悔」很动人,是我看过的小说人物top10了,出现短短十章又令人回味,我回看很多次还是会感慨。

对演员来说改编有得有失吧,加了原著四五倍的戏份,不管观众爱不爱起码刷脸了,也算贡献二创素材,代价是失去了一个完成度很高的角色。应该在短期会吸到更多粉丝,但未必能留在多年后仙侠盘点中,长期余韵不足吧。我还是很可惜,因为选角、配音、服化、打光甚么的都是上上之选,就是人设完成度太差了,尤其原著珠玉在前。对角色来说算重创吧,我真又爱又恨的。对剧本身也有创伤吧,毕竟群像可以增加作品的高度。

我也想过白帝为甚么让我如此意难平,短短十章而已。可能是因为改编太令人婉惜了,恨比爱长久,遗憾才使人记着。选角本可双向成就吧,我不知道谁更贴白帝,也不知道演员会遇见甚么角色比白帝更贴的,君吾其实比白帝立体精彩,但我觉得他长得不够威仪盛气﹙就是比起一把手更贴二把手﹚,锦绣没有白帝对我胃口﹙当然有其他可取之处﹚,形象也过于招展了。他长得最贴白帝了,可惜可惜。

我真得很怀疑欢瑞的动机,为甚么要废这么大力气改编,还是弃其精华自创糟粕的,把原著立意和人物毁个底朝天﹙容后再说﹚,我都不要求像润玉那样丰满和升华人物了,他们不乱动就足够精彩了,我承认琉璃剧情很下饭的,但它理应有更高的深度。我不禁恶意惴测下,是不是缺陷能虐粉呀,恨比爱长久,而且越吵感情越深。

永远无法和刘芳跟狗瑞和解,一烂到底就算了,但又没差到令人狠心舍弃,把猪﹙我﹚骗进来杀。我很少对文艺作品有这么深的感情了。

其他意见 

主要是关于原著与改编立意对比和我对其他角色的印象之类的,因为看到了一些我难以苟同的意见,我试图反驳,但未下笔。

 

待续……

留言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翻牆配置處理步驟

审美的局限--读《小说机杼》(第一遍)

我认为目前最好的免费翻墙方案